來源:中考網(wǎng)整合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 2016-06-14 09:40:42
所以,題目中黨制定了基本路線的“制定”是要點,是說明道理的首要選擇。在我們的教科書中,黨制定基本路線的根據(jù)是研究我國的基本國情。
答案應該是研究國情的意義。
學生:我們在審題中應該怎么樣理解并把握題目的關鍵詞語?
教師:同學們在審題時應當學會全面地理解、把握題目的意思,對出現(xiàn)的如“制定”、“提出”、“從此”、“變化”等提示性詞語能完整理解,知道它們的因果關系。因為,黨根據(jù)我國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制定了基本路線,所以,中華大地發(fā)生了歷史性的偉大變化。
“制定”、“提出”、“從此”、“變化”,實際上已經(jīng)暗示你答題的方向,而不是一個明示的概念。
學生:舉例也是同學容易扣分的地方,怎么樣能使舉例既正確又具體?
教師:舉例說明題是政治學科的一種題目類型,它要求學生在知道道理以后,用具體的事例說明道理,以考查學生對道理的理解程度。如果學生在平時能夠注意觀察社會,了解社會,積累一定的社會信息,要舉一個例子說明政治學科的道理應當是容易的。如上海近幾年在浦東陸家嘴金融貿(mào)易區(qū)、張江高科技園區(qū)、外高橋保稅區(qū)等地區(qū)的建設以及市政方面的建設成就很多。據(jù)我所知,我們很多學校的政治學科都要求學生做時政剪報,學生們可以積累剪報,有針對性地收集有關的社會信息,這樣對你以后的舉例及材料說明,是很有幫助的。
總之,學習政治一定要結合社會實際,結合自己的實際,平時要注意培養(yǎng)自己的觀察、分析、比較和收集社會信息的能力,注重學習過程,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政治學科水平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