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整理 2024-02-21 11:47:52
19.皇帝的新裝
導(dǎo)讀:《皇帝的新裝》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創(chuàng)作的童話,是其代表作之一。這篇童話通過一個愚蠢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愚弄,穿上了一件看不見的——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裝,赤裸裸地舉行游行大典的丑劇,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虛偽、奸詐、愚蠢的丑惡本質(zhì)。
一、知識結(jié)構(gòu)
(一)文學(xué)常識
安徒生(1805—1875),丹麥著名童話作家。生于鞋匠家庭,童年生活窮苦。早期寫過一些詩歌、劇本和長篇小說等。1835年開始寫童話,共寫了一百六十余篇。在《丑小鴨》《賣火柴的小女孩》《夜鶯》《皇帝的新裝》等篇中,作者揭露了當(dāng)時社會的黑暗和金錢支配一切的罪惡,諷刺了統(tǒng)治階級的專橫愚昧,反映了貧富懸殊的社會現(xiàn)實,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。作品想象豐富,情節(jié)生動,語言樸素。
童話,是兒童文學(xué)的一種,它通過豐富的想象、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、反映生活,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。語言通俗易懂,情節(jié)曲折離奇,往往采用擬人的手法。鳥獸蟲魚、花草樹木、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、玩具,都可賦予生命、注入思想感情,使它們?nèi)烁窕?br />
(二)文章主題:
本文通過講述昏庸無能而又窮奢極欲的皇帝受騙出丑的故事,揭露和諷刺了封建統(tǒng)治者虛偽、狡詐和愚蠢的本質(zhì),以此告誡人們,應(yīng)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,無私無畏,敢于說真話。
(三) 重點問題
1. 皇帝為什么一聽騙子對新裝的介紹就馬上心動了?
因為這衣服不僅漂亮,而且還是一件法寶,它有一種奇怪的特性: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,都看不見這衣服。一旦有了這件新裝,就可以幫助自己檢驗他的臣民,從而鞏固自己的統(tǒng)治。
2. 皇帝對這件美麗而神奇的新裝已是垂涎欲滴了,總想去看新裝織得怎樣了,但又不敢自 去看,這時作者著重描寫了他的心理活動,請找出能反映皇帝當(dāng)時心理活動的有關(guān)詞語, 說說這些心理活動說明了什么?
很想知道——不大自然——無須害怕——先派一個別的人去看看。
說明: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動,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虛,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點準(zhǔn)確地表現(xiàn)出來了,不僅使人物形象鮮明,而且又深化了中心思想。
3.這場騙局作者為什么安排一個小孩子說出真相?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發(fā)?
孩子總是單純天真,不會說謊且無所顧忌,直言不諱,會使故事顯得真實可信。用這天真的聲音來揭穿新裝的底細(xì),增強了童話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
4.“有一個小孩子說他并沒有穿什么衣服呀!”這句話能否刪掉?為什么?
不可以。這句話說明老百姓看到了事實真相卻又不愿意表現(xiàn)出是自己的判斷,借小孩子之口,既可以表明自己的懷疑,又可以讓自己的名聲得到保護。
(四)對比描寫和心理描寫。
課文開頭為了突出皇帝愛新裝的癖好,作者采用“既不……也不……也不……除非……”的句式,把皇帝不關(guān)心軍隊、不喜歡看戲、不喜歡游公園與獨愛漂亮衣服形成鮮明的對比。童話最后把敢于說真話的孩子和說謊的皇帝、大臣、百姓們予以對比,突出孩子的天真、率性,以及大人們的虛偽、愚昧。在心理描寫方面,作者主要刻畫了皇帝、察看織布的老大臣和官員的心理活動,把他們內(nèi)心的矛盾、掙扎以及虛偽分析得非常透徹,符合人物的個性。這樣的描寫,對刻畫人物的形象非常有利。
(五)反語的修辭手法及作用
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本意,含有嘲弄、諷刺的意思,這種修辭手法叫反語。反語能產(chǎn)生幽默感與諷刺性,有時比正說更有力量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